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你的起点,是我们两代人奋斗的结果

你的起点,是我们两代人奋斗的结果

  • 2018-11-22 19:55:34


  • 文章百里挑一,观点鲜明犀利,选文交给我们,时间节省给您。 思维风暴 」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


    作者:王CC,来源:白开水(ID:baikaishui_tt),经授权发布


    又是一年高考季。有很多公知说:人生的可能有很多种,高考的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这样的论调显得那么潇洒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带着多元价值观的优越感去赞同它。

    然而对于更多没有公众话语权的人,比如说和我一样,生长在农村和县城并且家境贫寒、没有任何社会资源的孩子,高考是过上更好生活的唯一机会。

    妈妈说,我在我们村里是学历最高、学校最好的,这让她得到了邻居们的艳羡和尊重。


    她跟我讲过很多次,过去我们村里生了孩子,别人问:看了个什么伢?


    如果是男孩,家人会说:看了个读书的;如果是女孩,就会说:看了个做花的。


    我出生时也有人说:是个做花的哦。


    我妈妈听了生气地说:我女儿以后是要读书的,她会读得比你们这里的男孩都好!

    后来我果然成为村里最会读书的人,考上了好大学,并且因此过上了好生活。我们对“好生活”的定义是:能够在城市安家,享受城市居民的保险教育医疗福利;有一个体面的住处,能够每天从容地洗个热水澡;有机会找个体面的工作,坐在安静舒适的办公室里,每个月能按时拿到工资。

    偶尔回到老家,见到儿时的玩伴,基本都在广东打工,在工厂里做着流水线上的工作,攒了一些钱之后回老家盖房子生孩子,然后把孩子留给老人再出去打工,或者在县城做个小生意。

    她们会羡慕我,过上了真正的城市生活。小时候我们的学习成绩差不多,对未来有着同样的憧憬,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我上了大学她们没有,而我能考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的父母很早离开农村到县城里安家了,与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伙伴相比,父母把我带到了离城市近一步的地方。

    我爸爸有两个弟弟,三兄弟都在偏僻的农村长大,他们的妻子也都来自家徒四壁的农村家庭。我的爸爸和妈妈后来到了县城,他们的两个孩子,也就是我和弟弟,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现在有不错的工作。


    我的二叔二婶后来到了离县城很近的镇上,他们的三个孩子中,有一个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在市里当公务员。我的三叔三婶一直家在农村,长年在广东打工,他们的三个孩子如今也全部在外打工。

    我们经过了两代人的奋斗,终于来到了城市,然后发现: 我们视之为最高目标的“好生活”,是城里人生来就拥有的,我们视之为神圣的上大学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稀松平常。

    有时候跟生长在城市的朋友聊起童年,物资的匮乏是大家共同的回忆。关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城乡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经济因素可能也只是原因之一,而让我感受更深的是成长环境中的三个方面,在农村、县城和镇上、城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三个世界。



    1
    教育条件和升学机会


    在农村通常全村只有一个小学,小学生们要背着饭盒走好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能够坚持下来就不容易。就算坚持下来,师资不足、老师流动频繁,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

    到了县城情况会好很多,能够方便稳定地上学了。然而在入学和升学的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就像一个个鲤鱼跃龙门的关卡,在每一个关卡都只有极少数小鱼能够跳过去。

    到了县城以后,我父母得到一个解决城镇户口的机会时先给了我,所以我顺利上了小学。


    等到我弟弟要上学时,他是农村户口,学校不收,我父母为此到处托人求人,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我妈妈的描述下很传奇:据说我牵着弟弟的手去找到校领导,说这是我弟弟,我会教他好好学习,保证他的成绩跟我一样好。而由于我在学校表现太好,弟弟就被破例接收了。


    我对这个故事没什么印象,不知道几分是真实、几分是出于我妈妈对我一贯无原则的夸奖肯定而演绎出来的。然而农村孩子到县里上学的不易是确确实实的。

    我们市里有一个重点高中,每年新入学的几百个名额,绝大部分都会给市区的考生,而给市辖的5个县一共只有100个左右名额,每个县20多个初中近万名考生去竞争20个名额。我考了全县第八名,到了高中发现来自市区的同学分数线比我们低好几十分。

    到了考大学时,曾经是优势群体的市区同学和我们一样成为了弱势群体,我在武汉上大学,这次来自武汉的考生成了优势群体。当然到了北京之后我见到更大的江湖,,明天只能上隔壁”,我都惊呆了。,北京的孩子都不屑一顾了。

    就这样,我历经了一个完整的歧视链:北京上海--其他省会城市--小城市--县城和镇--农村。链条里的每一级中只有少数的佼佼者才能获得与上一级成员同场竞争的资格

    后来我在北京工作、考MBA,终于获得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再也不会因为我来自哪里而受到歧视了。我是一条幸运的跳过了几重龙门的小鱼,然而曾经与我在同样的起点出发的千千万万的小鱼,都没有机会游到这个公平的竞技场上了。

    正因为属于我们的机会是这么少,每一次都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所以我总是格外珍惜。在学校里能够得到老师关照并且可以选择最好座位的学生有三种:老师的孩子,有权有钱人家的孩子,和学习成绩好的。


    我总是努力成为第三种人。初一入学时有一个班的师资配备最强,有门路的家长都把孩子往那个班调。


    在第一轮的随机分班中,我被分到了这个班,正暗自庆幸中却得知我要被调走,我妈妈去求了老师很久也不行,后来只好跟老师说:我女儿是个好苗子,以后会给老师增光的,她肯定考到年级前十名,如果做不到你可以再把她调走。


    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我考了年级第一,老师很开心,说幸好把我留下了。从那时起,我就决心再也不要让妈妈为我的事去求人了。

    后来读MBA的时候其实成绩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我还是会复习到很晚,然后考了第一名。在我看来,每一次学习的经历都是那么可贵。




    2
    学习方法和见识


    在北京长大的朋友说他们中学时下午很早就放学了,然后就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而在我的记忆中,自从上初中后我都没有在天亮时放学过,因为每天都要上晚自习,周末也从来没有过双休。

    因为竞争激烈,也因为没有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全靠题海战术。所谓的“素质教育”这个词在我小时候就听过,然而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

    初三时我们上英语课的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不停地写板书,我们在下面不停地抄笔记,老师写满黑板擦掉再写,一节课下来要写密密麻麻的三黑板,我们抄厚厚的一摞,在课后全部背下来。一年中老师没有用英语跟我们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也接触不到美剧啊英语电台啊什么的,只有考试用的听力磁带,根本没有听过活生生的英语。


    就靠着这样的方法,我那时英语常常也能考接近满分,可是直到高中毕业,我都没法用英语顺畅地做个自我介绍,后来真正用到英语的时候更是常常傻眼。当然在二十岁以后到现在,我的英语还没有学好,这完全是我自己的责任。

    好的学习方法是可以事半功倍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上高一时数学常常不及格,我做了很多很多题还是长进不大。


    那年暑假我没回家,我妈妈帮我请了个据说很牛的老师当家教,然后我就及格了,高考的数学成绩还成为我的加分科目。其实老师讲得很少,他更多是观察我做题过程中的思考方式,适时地纠正点拨,我常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上完一套课下来我对数学题的思维模式已经全变了,没有费太多的力气也没有做更多的题,成绩就提高了。

    而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大城市里。而且我平生唯一的这一次家教费用,对家里来说是很大的开销,我们考虑了很久才决定。对于更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样的家教就更是奢侈了。

    说到见识,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从一岁多开始出国旅游,两岁多开始发展各种业余爱好、听音乐会、上兴趣班。这对于生长在城市的孩子来说算是标配,而对于农村和城镇的孩子来说,能够偶尔去一趟省会城市都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我上高中的时候第一次跟爸爸一起去武汉,那是我第一次坐公交车,看着满大街的车水马龙我很紧张。大学毕业后我第一次坐火车,到了北京。我开玩笑跟朋友说:我一出火车站好失望,我以为北京都是金碧辉煌的呢!其实那时候我心里更多的是惊慌不安。

    我工作早期的一个老板,特别不喜欢我,嫌我反应慢,经常满脸不屑地说我:这你都不知道吗?


    来自大城市的她不会明白,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她习以为常而我不知道的,比如她提到的那些品牌,比如西餐的吃法,比如星巴克里那些咖啡有什么区别。


    第一次跟她出差时我因为飞机座位没跟她选到一起又被她骂了一顿,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我以为像火车一样一起买的票就自然会安排在一起,却不知道原来是要在换登机牌的时候才安排座位的。

    因为对城市里的很多生活常识缺乏了解,我那时候在工作和跟人沟通时总是会显得笨拙。到现在我也依然不习惯西餐和咖啡,只是我可以很坦然地说我不喜欢这种口味了。

    现在的小镇和农村能够获得的信息远远胜过我小时候,他们从电视和网络里了解到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并且心生向往,然而城市文明中的精华,比如平等、独立、奋斗、自我实现,很难通过这种介质植入到内心,也很难在乡镇的土地上实现;


    而那些外在的表象,张扬和浮夸,却容易被模仿,所以你们看到那些造型怪异的杀马特,那些吸引眼球的自虐视频,都是乡镇年轻人在他们的见识范围和客观条件下自我表达的方式,与城市年轻人的时尚梨花头和旅游自拍,本质上并无二致。




    3
    家庭环境


    我最小的堂弟曾经被认为是我们这一辈中最聪明的小孩,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很快,而且长得标致帅气,特别讨人喜欢,我们都说他会是三叔家改变命运的希望。


    他的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他,小学到初中都还好,学习一直不错,上高中后进入青春期,开始出现各种状况。等到父母发现问题严重想要干涉的时候,因为没有从小建立起亲子间的信任和理解,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后来他连高考都没有参加,拿着高中毕业证去打工了。

    在农村,留守儿童失学的情况比比皆是,他们父母的打工收入足以支付他们的学费,可稳定健康的家庭环境才是孩子能够静心学习的关键。

    我小时候特别羡慕的同学家庭有两种:一种是父母都有正式工作,一种是父亲挣钱母亲当家庭主妇。因为这两种模式都意味着稳定的生活,每天可以回到家,在固定的时间吃上饭。

    我爸爸在一个清水衙门当公务员,我妈妈上过一段时间的班,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做各种小生意。所以我们常常会在妈妈的小店里吃饭、睡觉而回不了家,在家也常常不能按时吃饭。在县镇里做小生意是很主流的谋生方式,因为没有什么产业也没有太多工作机会,起早贪黑挣的每一分都是辛苦钱。

    记得有段时间妈妈在卖挂面,她不舍得花钱雇板车,自己用板车拉几百斤的面条。冬天地面结冰打滑,我家门前有个长长的大坡上不去,我和弟弟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帮妈妈把板车推上去,送到岔路口,然后我们再去上学。


    后来上高中我离开了家,常常在学校碰见一个大叔用三轮车拉着废品上坡,每次碰见我就去帮他推,他感激地说孩子你好人有好报啊。其实我只是看到他就想到了我妈妈,那时候我妈妈在卖早点,我多希望在她拎不动水桶和炉子的时候,也有人能帮帮她。

    小时候我总是很纳闷:为什么我的父母都这么聪明又勤劳,可是我家里的生活却总是比同学家紧巴呢?那时我每年只能买两件新衣服,端午节一次过年一次,几乎从来没买过玩具,所以我会眼馋同学的公主裙和毛绒娃娃。


    后来我才明白,虽然父母这一代的收入差不多,可是他们的家庭背景是不一样的,很多同学家已经在县城生活了两代以上,有了房产,祖辈还能帮着带孩子甚至给他们一些经济补贴。


    而我的父母都是从农村一无所有来到县城,不但全靠自己打拼,而且他俩都是家里的老大,还要负担起对老人和弟弟妹妹的照顾。就像今天在城市里生活的年轻人,哪怕工作差不多,家里能不能在买房的时候提供资助,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财富和生活品质都是靠一代一代积累的,这是一场接力赛。

    比家庭条件对孩子学习影响更大的,是父母对教育的态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是一件漫长艰苦又不见得有成效的事,很多父母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又被渲染一夜暴富的社会风气所感,所以“读书无用论”在城镇和农村悄然蔓延着。

    我上高中时妈妈常为我们的学费发愁,到了开学的时候就要去借钱。她的朋友会说:你看谁谁家孩子出去打工都能挣钱寄给家里用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反正以后都是别人家的人。


    我刚工作时,试用期工资不到2000块钱,就有亲戚说:上大学有什么用呢,我女儿在厂里打工的工资都比这高。

    但是我妈妈始终怀着对读书这件事的热爱。她只上了初中,本来中考成绩是全校第一,可是因为她的祖父被划成地主,村里把上高中的机会给了村干部的孩子,读书少是她一生的遗憾。她很早就告诉我,我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上个好大学去城里,为此她干活再辛苦再怎么借钱也愿意。

    有一年暑假我们看店时来了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说上大学没有学费,在乞讨筹钱,妈妈二话不说给了他50块钱。要知道,她平时回娘家会为了省5块钱的摩托车费宁愿自己顶着大太阳走十里山路。


    我问:万一是骗子呢?她说:我看不像,万一是真的呢?帮人上学,就是帮人的一生。受到她的影响,我在工作后也先后资助了两个农村贫困家庭的中学生,她们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我就不再跟她们联系了。


    不知道她们现在生活如何,但愿曾经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可以给她们的奋斗路上注入多一些勇气。

    如果说我妈妈帮我从精神上把学习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爸爸则确实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上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我的记忆中,我爸爸永远都在做两件事:看书、写作。小时候家里基本没有电器,却有满屋子的书,我们没有玩具,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书了。


    那时也没有很多儿童读物,所以我从上小学就都是从爸爸的书架上找书看,古典名著、四书五经、随笔散文、爱情小说,什么都看,爸爸还会跟我讨论书里的思想和写作技巧。


    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也善于写作;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读过的那些书从小就在我的心里种下一个宽广的世界,让我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哪怕身处困顿,哪怕遭遇不公,哪怕被冷眼相待,我始终坚信自己存在的价值,也相信自己可以度过任何难关遇到更美好的未来。

    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父母的涵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而在这一点上,我甚至会认为自己是赢在起跑线上的。

    到今天,我会感恩于自己的出身。从乡镇到城市的生活经历给我留下了很多受益终身的影响,比如说,坚韧的个性,高中时一个老师说我“是一个从来不会被打倒的人,即使被打倒了也不会让别人看出来”;


    比如说,因为我珍惜每一个机会,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总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比如说,因为见过的人很多样,我能够更敏锐地感知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和微妙的关系气场;


    再比如说,因为我所拥有的远远超出儿时的想象,我的内心每一天都充满了知足和珍惜。

    如今我能够带着诗意去回忆我成长的环境,是因为我已经离开了那里,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生活也有了更多可能。

    然而让人忧心的是,今天农村和小镇里的年轻一代,向上流动的机会比以前更少了。朋友说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都出现了助学金发不出去的现象,因为家庭贫困的学生能考上好学校的几率太低。在我上大学时,助学金还是供不应求的。那时“寒门出贵子”已属不易,如今又更难了。

    观察新进入职场的90后,我身边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长大、从童年就开始到处旅游长见识、本科甚至高中就到国外上学的。我特别喜欢跟他们相处,他们见多识广又开放有趣。同时我也在想:那些跟我一样的乡镇青年,他们去哪了?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到处都在讨论着,这是变革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是在不确定性中求发展的时代,而这些跟占据中国一半人口的农村,有多大的关系呢?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对于有机会的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时代;对于没有机会的人来说,都是最坏的时代。如果你出生的地点决定了你所拥有的机会,如果阶层间的流动被固结阻断,那么对所有人来说,这都不会是一个好时代。

    当我们说到“中国梦”,会想到投资、创业、自我实现这样的字眼,而对于常常被忽视的那一半人口,所谓的“中国梦”就是:跟城里人一样,活得有尊严、有保障、有选择。

    当我们在时代的列车上欢呼前行,别忘了给他们,我们的兄弟姐妹们,留一些上车的票。

    @思维风暴丨微信、QQ公众号ID:siweifb

    用最有深度的文章影响百万粉丝的社会读物!

    深沉•深刻•深邃

    投稿荐稿邮箱:675814904@qq.com

    商务合作qq:67581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