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慈法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精彩片段分享之五十五

慈法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精彩片段分享之五十五

  • 2019-01-09 18:31:07

  • 点击上方 “蜀中净土” 关注我们!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是印契,这是授记。“我本因地”——讲得很清晰,本。他成就大势至菩萨之功德,与诸佛等。我们都读过无量寿经,说次于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观无量寿中讲得很清楚,他们的功德、身相、光相,仅次于阿弥陀佛。我们没法比!


    大势至菩萨站起来或者走动时,十方诸佛国土震动!一切诸佛皆动本位,只要大势至菩萨所到国土,世尊都会起座的。为什么?忆佛念佛者功德就能令十法界众生起座,包括佛法界。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思考。为什么大势至菩萨称为无边光?为什么大势至菩萨一起座、一走动,十方佛国莫不震动?这个地方我们要念着大势至菩萨名号与功德去思维、去祈祷,这个地方只能自己身心感受。

    他说“我本因地”,以法性而实践,以诲而实践。前面我们读过“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我念佛三昧”。我们现在学习的,是不是我们的念佛三昧?假如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我们的念佛三昧;假如听菩萨的话、声闻的话、缘觉的话,不是忆佛念佛,我们不是唯佛忆念,就不是授我们的念佛三昧。这个差异十分大!一定要清晰这一点。

    善导大师是不可思议之人,后人认为他是阿弥陀佛再来。因为他一出家就用十年功夫修观佛三昧,就是念佛三昧,亲证念佛三昧。这有记载,他不是凡,是在圣之人。像道绰禅师,也有记载,在凡不在圣。但是道绰禅师是他老师。为什么?道绰禅师给他传递的是以无量寿经唯佛是念之念佛方法。他原先修的念佛方法是以自力修证与佛相应的方法。这是不可思议的差距!


    我们念佛三昧,与我们依自身善根福德因缘修持的念佛三昧有巨大差异。佛给我们念佛三昧,就是以果地觉来印契我们的心智,以愿力接引我们,入香光庄严,或者说回入法性,是不退转的,是究竟安乐,是阿毗跋致。若以自身善根福德的旷大劫以来积累去作为,则是有进有退。这个本因地讲得很清楚,是依佛所教授的念佛功德、念佛三昧。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一点。前面说过,这个三昧是念佛利益与往生利益所在;无生忍是法性之真实描述,是实相功德真实再现。此真实再现唯佛彰显,就是佛十八不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善巧中所完整表达内涵就是无生忍。


    菩萨证得相似忍,不名究竟忍。菩萨因未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功德,在修德上不能称为无生忍。我们随顺法性,审观十法界,一切如梦如幻,真正亲证安住,就是无生忍——不是断灭心,是对无生妙用的真正贴切的认证与回归。不光认识了无生忍,且妙用无生忍,就是游化十法界,在一切众生觉分、声闻觉分、菩萨觉分、圆觉觉分中,幻化自在,度生自在。


    佛不动法座而广利十方,是他无生忍之成就,就是修德成就。性修不二,一时圆融,即是。我们说性德是性德、修德是修德、业报是业报、差别是差别,不能贯穿始终、圆融无碍,就是众生,就是菩萨、声闻、缘觉,不是诸佛如来。

    此处所讲是大势至法王子成佛之内在功德。你说大势至菩萨不是佛,是菩萨啊?在经教中有清晰宣化,大势至观世音是阿弥陀佛分身施教之悲智二种方便,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这个角度听得懂就听得懂,听不懂我们举个例子。


    像阿弥陀佛面前有三面镜子,正面镜子照出来是阿弥陀佛,侧面镜子照出来是观音与势至。佛以方便身示现大势至观世音,来接引但依圆满清净教诲不能接引之有情!就诸佛如来功德来说,一佛出世,十方眷属咸成佛道。像我们人类父母生育出来的孩子是人类。阿弥陀佛成佛,他所有眷属,包括观音势至清净海众,都是十方如来;包括一切愿生彼国者,亦是如来。在《大宝积经》中专门讲了这一品——《无量寿如来会品》。为什么?怕我们众生疑惑呀!

    许多人去过南传道场,看到在马哈希派道场,在马哈希的教法下,其弟子们就像马哈希;在帕瓦禅师下面的人像帕瓦;在伽树这一支的人像伽树。为什么?他起到主导传递作用!在藏传与汉传中亦复如是。我们念佛人唯佛是念,即是如来;我们唯佛是念,同入如来会。前面讲“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们大家同入如来会。忆佛念佛,忆念阿弥陀佛,即与观世音大势至等,与清净海众等,皆入如来会,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处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最亲切印契。无生忍是法性功德之显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显现。我们人人在此三无差别中生活,但我们执著于自己的业力、分别执著的业力、善恶苦乐的业力或者知识,就成了俱生烦恼的业相——执著于此,造成不同类别众生相续。


    一旦执著放下,一时解脱;一念回归,一时解脱。这些菩萨很多行法,是解脱后教法,就是不为自求之教法。大乘教法诸多宣说,皆是无我教法,就是不为自求,饶益世间,都是解脱后的教法。此处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就是圆满性修二德,圆满自利利他,圆满自利利他。

    我们现在学大势至,扮演大势至,也来接受佛果地觉为因地心,随顺佛大愿,入香光庄严。就是回入法性不增减之平等安乐皈依处,令一切执著分别心念消融在平等智海中,得消融之休息、消融之舒展、消融之回归。


    一心皈依,无所对待。你再启用心,就不得了,就是心作心是!我们再启用什么心?念佛就自利利他。自利我们还有习惯——你了解了法性功德,一切业如幻如梦,毕竟不可得,但它还起着作用;因其作用我们就来忆佛念佛,自利利他。许多人说入无生忍或者随顺法性,没有事干了,我们咋办?就忆佛念佛,自利利他,圆成佛道。

    此处以念佛心最为重要!我本因地,以念佛心!有时我们念佛人没注意到念佛心是多么重要,众生心是多么重要。前面讲到众生心忆佛念佛,这个地方讲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个次序我们要清晰。众生心忆佛念佛,就是以念佛心必然产生无生忍之真实功德。这个次序十分清晰。

    摘自2015年3月“四川省乐至报国寺春季净土修学班”慈法法师讲课内容(下周四待续)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搜索公众平台
    微信号
    订阅方法
    蜀中净土
    蜀中净土微信号:szjtwx
    官方网址:www.szjt.org
    邮箱:szjt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