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山多雾的巴蜀地区,似乎为佛教僧人提供了天然的避世修行至所。自然与历史环境的交织,使这一地带石窟的修建绵延不绝。从南北朝到明清时代,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丰富的艺术瑰宝。川渝地区的佛教艺术呈现怎样的地方面貌?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
唐宋时期的民间石刻工匠们在这片土地上的悬崖石壁上留下了太多石刻造像和经文。卧佛院则以一座构图奇特,立意新颖,雕工精绝的“释迦牟尼涅槃图”闻名于世,这尊卧佛石像全长23米,是中国最大的唐代全身石刻卧佛造像,是中国唯一一处左胁卧的“涅槃图”。
和一般释迦涅槃图固定的仪轨佛主右卧不同,卧佛罕见地左卧于山崖之上,虔诚的工匠刻画出佛在涅槃时超脱安详的神态,卧佛的嘴边甚至可以看见一丝笑容,与上侧端坐的众弟子们的肃穆表情形成鲜明对比。卧佛面南背北,侧身横卧于岩壁间,因崖壁低矮,无法向上、下拓展,所以释迦身体稍显修长,曲眉丰颐,坦胸露肌,形态端庄。
卧佛院的石刻始雕于唐朝,沿着卧佛沟的两岸崖壁,大大小小的石窟、石像、石碑、经文等依次排列,最大、最醒目的石像当属卧佛,安然侧躺在崖壁上,为释迦摩尼的涅槃像,是国内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石雕卧佛像,有历史和艺术双重价值。在安岳卧佛院观赏卧佛佛像,动静平衡,宁静、安祥的睡佛与攥拳、嚎啕、怒目欲裂的密迹金刚构成了宁静美、静态悲、动态怒的强烈对比。
卧佛院充分体现了盛唐造像艺术的独特风格,完美的将佛教文化与中国石刻艺术、绘画、雕刻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中国石刻佛教文化。通过卧佛院这一组石刻雕像的欣赏,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佛主在去世时的超脱,仿佛不染一尘;也能让我们领略到佛主众弟子对佛的虔诚和那份尊师重教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