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令人震撼的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

令人震撼的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

  • 2025-03-16 10:02:09

  • 黎锦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配制适宜,富有民族装饰风味,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图案。

    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中原无可比拟。“黎锦光辉艳若云”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古时中国南方各地的棉花是由原产地印度、南美等地通过海路经海南岛等地传入。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苎“ZHU”麻纤维,及分别来自于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别做经线和纬线)。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也叫吉贝。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