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不丹国王旺楚克的婚礼上,国王的坐骑就是特地从中国空运过去的河曲马。河曲马的世界声誉、它在藏文化之中的特殊地位可见一斑。
河曲马是一种古老而优良的挽乘兼用型地方马种,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区,因产地处于黄河上游拐弯之处,得名河曲马,在青海河南,这还是他们的“特产”。该马性情温驯,容易管理,并以其良好的适应性、较大的挽力和持久力而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喜爱。
河曲马最早的前身是藏马。藏马是一种对高原地形、气候等有着极强适应性的马种,乘、挽、驮均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一节中,十二岁的少年格萨尔凭借赛马,一举夺魁,他成为了岭国国王,从此东征西讨,降妖除魔,成就了一番伟业。岭国之地,正是今天黄河上游的甘青川交界之地,河曲草原则是这一地带的重要区域,格萨尔的坐骑,正是古代的藏马。
后来,鲜卑族吐谷浑到来,对这一马种进行了改良,使得当时的青海湖地区,成为另外一种
马——青海骢的天下。吐谷浑以藏马为母本,以从遥远的波斯引进的波斯马为父本,经由交配改良,形成了青海骢。
河曲马正是从藏马开始,继而为青海骢,最后才成为河曲马的。当青海骢移牧河曲草原时,远从河西出发攻打大理的忽必烈大军浩浩荡荡路过这里,当他们看到这里的骏马时,这个嗜马如命的民族,眼睛里闪烁着惊奇而喜悦的光彩。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干脆专门留下来,在河曲草原设立马场,为前方的战场培养战马。河曲马,也为蒙古帝国建立了不世之功。
于是,这种名马又融进了蒙古马的血液,从而成为比前者更优秀的马种,它也历经藏族、吐谷浑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的悉心培育,吸收众长,愈加奇绝。在河曲草原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河曲马作为一个独立的马种出现了。基因多元、环境封闭,是河曲马相较于伊犁马和蒙古马的最大特点。